水肿

水肿的概述

1、定义

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edema),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根据分布范围,水肿可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全身性水肿时往往同时有浆膜腔积液,如腹水、胸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全身性水肿主要有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黏液性水肿、特发性水肿、药源性水肿、老年性水肿等。根据水肿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水肿,轻度水肿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的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凹陷,体重可增加5%左右。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有时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2、症状部位

眼睑、胫骨前等皮下组织

3、症状科室

内科

4、常见病因

肾源性、肝源性、心源性、营养不良性所致

水肿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风邪外袭(20%):

肺失通调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通调,上则津液不能宣发外达以营养肌肤,下则不能通调水道而将津液的代谢废物变化为尿,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湿毒浸淫(20%):

内归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痈疡疮毒生于肌肤,未能清解而内归肺脾,脾伤不能升津,肺伤失于宣降,以致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济生方?水肿》谓:“又有年少,血热生疮,变为肿满,烦渴,小便少,此为热肿。”

水湿浸溃(15%):

脾气受困脾喜燥而恶湿。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而失其运化之职,致水湿停聚不行,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湿热内盛(15%):

三焦壅滞“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湿热内侵,久羁不化;或湿郁化热,湿热内盛,使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以致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饮食劳倦(10%):

伤及脾胃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或久病伤脾,脾气受损,运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引起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而成水肿。

肾气虚衰(10%):

气化失常“肾者水脏,主津液。”生育不节,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以致肾气虚衰,不能化气行水,遂使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引起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而成水肿。

水肿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水肿的检查方法

1.1、二血浆蛋白与清蛋白的测定

如血浆蛋白低于 55/gL或清蛋白低于23 g/L,表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其中清蛋白的降低尤为重要。血浆蛋白与清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及营养不良。

1.2、尿检查与肾功能试验

有全身性水肿时应检查尿内是否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等。如无蛋白尿很可能水肿不是由心脏或肾脏病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常有轻度或中度蛋白尿,而持久性重度蛋白尿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征。持久性蛋白尿,尿中红细胞与管型增多,伴有肾功能明显减退者常提示水肿为肾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虽亦可有上述表现,但尿检查和肾功能的改变在程度上一般都比较轻。与水肿有关的肾功能试验,常选用酚磺肽亦称酚红(phenolsul-fonphthalein)试验、尿浓缩和稀释试验、脲澄清试验等,目的是测定肾脏的排泄功能。

1.3、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如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者应考虑此水肿可能与贫血有关。

1.4、计算水和钠盐的每日摄入量和排出量

计算每日水和钠盐的摄人量和排出量,必要时测定血浆氯化钠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水、盐的潴留情况。

2、水肿的诊断鉴别方法

2.1、凡以头面,四肢,胸腹乃至全身浮肿者,即可诊为水肿。

2.2、严重者身肿、腹大,不能平卧,或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甚至头痛,抽搐、神昏。

2.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及久病体虚病史。

2.4、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沉、血常规,血浆蛋白,血脂,肾功能,心电图,肝肾B超等检查有助确诊。

水肿的危害

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肿处按之凹陷,其凹陷或快或慢皆可恢复。如肿势严重,可伴有胸腹水而见腹部膨胀,胸闷心悸,气喘不能平卧等症。

水肿的防治方法

1、水肿的预防方法

第一点就要多吃清淡食物,特别是晚饭,这样可以防止体内循环出现负担造成水肿;第二可以吃利尿食物,如薏仁、西瓜、黄瓜等,效果就非常的不错。第三,要注意补钙。很多MM会很疑问,补钙与眼部浮肿有什么关系?原来体内多吸收钙物质,可以吸收水分,让体内不会有多余的水分,也就减少了眼部浮肿的几率。

2、水肿的治疗方法

治疗水肿,中医一般以宣肺、健脾、温肾为基本原则。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