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概述

1、定义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是指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超过正常范围,但每个心房激动仍能传入心室,亦称房室传导延迟。在心电图上,P-R间期达到或超过0.21s(14岁以下儿童达到或超过0.18s),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

2、别称

3、发病部位

心脏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风湿性心肌炎,急性、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6、科室

内科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症状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症状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诱发的房室传导阻滞多为一度或二度Ⅰ型,很少发生二度Ⅱ型,并不产生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以二度II型、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为器质性损害形成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完全在希-浦系统内。希氏束电图证实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中段或下段者占35%,在希氏束上者占65%。陈新等(1997)指出未见到阻滞部位在房室结或心房的报告。在体表心电图上,约29%的患者QRS波是窄的(≤0.10s),约71%的患者QRS波是宽的(≥0.12s)。

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分类

无分类。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病机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见于正常人,有的P-R间期可超过0.24s,中青年人发病率为0.65%~1.1%,在50岁以上的正常人中可达1.3%左右。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其产生的原因,一些运动员中发生率可达8.7%。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钾盐、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药,中枢和周围交感神经阻滞药如甲基多巴、可乐定等均可致P-R间期延长。许多学者常把这类因素引起的P-R间期延长称为房室传导延迟,而不称为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良好。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风湿性心肌炎、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发生率为4%~15%,尤其多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也见于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等。大多为暂时性的,可迅速消失或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在老年人原发性传导系统纤维化是较常见的原因,呈长期、渐进性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心电图特点:

每一个窦性 P 波均能下传心室并产生 QRS-T 波群。

P-R 间期> 0.20 s(成人);小儿(14 岁以下)P-R 间期≥ 0.18 s。

P-R 间期大于正常最高值(视心率而定)。

心率无显着改变时,P-R 间期较先前增加 0.04 s 以上,即使 P-R 间期在正常范围仍可诊断。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并发症

可无明显临床并发症。本病常作为其它疾病的并发症出现,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预激综合征等都可以引起本病,本病所起的并发症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则非常危险,如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并发室颤,患者发生室颤前心电图常有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另外患者大多有乏力,心悸,胸闷,恐慌,烦躁不安的症状,故对这类病人临床上应先做好抢救的准备,室颤的抢救应分秒必争,室颤常有先兆,室性心动过速是其前奏,发现后立即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防治方案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方法

临床上几乎没有确切的不适主诉,心电图检查时偶然发现,可以在正常人体检发现,故无法有效避免,如果合并器质性心脏病也不需要单独处理解决。

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不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无症状、亦无低血压或窦性心动过缓者无需特殊处理,主要针对原发病因治疗;对心率较慢又有明显症状者可用阿托品口服;或氨茶碱口服。青少年出现P-R间期延长,但无明显症状,经抗风湿治疗后P-R间期恢复正常,应考虑为风湿热所致。对位于希-浦系统内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无症状的患者,必须紧密随访观察,因为它可能突然转变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甚至转变为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果患者有晕厥发作病史而又排除了其他原因。尽管心电图上只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但希氏束电图证实是希氏束内或希氏束下的一度阻滞,仍应考虑安置起搏器治疗。当患者有晕厥史,心电图P-R间期正常,但希氏束电图表现为H-V间期显著延长(>60ms),也应考虑安置起搏器。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