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的概述

1、定义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而亚洲地区发病率低。这种地域性差异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近二十年全球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2、别称

胃食管反流病

3、发病部位

胃、十二指肠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中老年人,以及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者

6、科室

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

1、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

胸骨后及上腹痛、烧灼样不适或烧心,疼痛可放射到颈、背、肩、耳或双上臂。常于餐后不久发生,尤在平卧、弯腰、剧烈运动时或摄入果汁、阿斯匹林和酒精时灼痛加重。直立位或服制酸剂可获缓解。

胃内容物可反流入食管及口腔。反流物呈酸味或苦味。睡时发生反流常造成呛咳和惊醒。

重症反流性食管炎,或并发食管溃疡时,可出现咽下疼痛。有时间歇性咽下困难者,系食管痉挛反致,常发生于开始进食时。

食管溃疡慢性失血可产生贫血。

食欲不振,流涎或呕吐,常有患者出现拒食或吞咽后不久即食物返流。

2、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类

依据内镜下食管粘膜损伤的程度,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A、B、C、D四级。A级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的损伤局限于黏膜皱襞,未融合;且糜烂的长度小于5mm,B级食管炎的糜烂长度大于5mm;C级食管炎食管损伤有融合,但不超过食管环周的75%;D级食管炎指食管环周的黏膜损伤。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病机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存在酸或其他有害物质如单酸、胰酶等食管反流正常情况下食管有防御胃酸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侵袭的功能,包括抗反流屏障、食管廓清功能及食管粘膜组织的抵抗力。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

注意有无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或食管狭窄,并了解胃和十二指肠情况。

2、内镜及活组织检查

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内镜可以确诊反流性食管炎,并可评估其严重程度并进行分级。同时可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如食管癌、胃癌等。

3、核素胃食管反流检查

用同位素标记液体观察平卧位及腹部加压时,观察有无过多的胃食管反流。

4、食管滴酸试验

患者取坐位,插鼻胃管并固定于距门齿30~35cm处,先滴入生理盐水5~10ml,共15分钟,若无不适,再以同法滴入0、1mol盐酸15分钟,若出现胸骨后疼痛或灼热感为阳性。

5、心电图

疼痛发作时应行心电图检查,以便与心绞痛鉴别。

反流性食管炎的并发症

本病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袭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临床上称之Delahunty综合征。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尚可致吸入性肺炎。近年来的研究已表明GER与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有关。

反流性食管炎的防治方案

1、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方法

注意少量多餐,吃低脂饮食,可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的频率。相反,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易导致胃肠内容物反流。肥胖者应该减轻体重。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位更严重,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反流症状。保持心情舒畅,增加适宜的体育锻炼。

2、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

目的是减轻反流及减少胃分泌物的刺激及腐蚀。

一般无主诉症状的滑动疝不需治疗。有轻度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或因年龄、合并其他疾病及不愿手术者可行内科治疗。对肥胖病人应减轻体重可减少腹内压及反流。避免持重、弯腰等动作,勿穿过紧衣裤。睡眠时抬高床头15cm,睡前6h勿进食,忌烟酒,均可减轻食管反流的发作。

药物治疗方面可用制酸剂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对胃排空延长可用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吗丁啉)等,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可减少胃酸及蛋白酶分泌。藻酸盐可漂浮在胃液表面,防止胃液反流。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