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

口蹄疫的概述

1、定义

口蹄疫Aftosa(属一类传染病)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其临诊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

2、别称

蹄癀

3、发病部位

口、手、足

4、传染性

有传染性

5、高发人群

所有人群

6、科室

传染科

口蹄疫的典型症状

1、口蹄疫的典型症状

该病潜伏期1—7天,平均2—4天病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一41℃。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该病型叫良性口蹄疫。有些病牛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这种病型叫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25%~50%。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极高。

2、口蹄疫的分类

良性口蹄疫

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

恶性口蹄疫

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25%~50%。

口蹄疫的病因病机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种口蹄疫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口蹄疫病毒有7种抗原性截然不同的血清类型。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鼻病毒属,是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8纳米。已发现的口蹄疫病毒有A、O、C、SAT1、SAT2、SAT3和ASIA1等7个血清型。各型的抗原不同,不能相互免疫。每个类型内又有多个亚型,共有65个亚型。中国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A、O、C三型及ZB型(云南保山型)。

口蹄疫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口蹄疫病变典型易辨认,故结合临床病学调查不难作出初步诊断。其诊断要点为: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经过;大量流涎,呈引缕状;口蹄疮定位明确(口腔粘膜、蹄部和乳头皮肤),病变特异(水泡、糜烂);恶性口蹄疫时可见虎斑心;为进一步确诊可采用动物接种试骏、血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口蹄疫的并发症

本病由于皮肤损伤,皮肤完整性被破坏,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口蹄疫的防治方案

1、口蹄疫的预防方法

加强管理和检疫,此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当有疑似口蹄疫发生时应及时上报,同时严格实施局部封锁、隔离、消毒和治疗综合措施,凡与病畜有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应注意。

2、口蹄疫的治疗方法

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降温、给予营养制剂,口腔局部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糜烂面可涂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乙醇100ml、溶合后加入甘油10ml)或口腔局部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漱口。手、足患部涂以各种抗生素软膏如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等治疗水疱烂斑效果较好,可以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