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蛋白定量

脑脊液蛋白定量的基本信息

1、定义

脑脊液蛋白定量有助于反映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疾病时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特点。

比浊法经磺基水杨酸和三氯乙酯为基础,在国内应用较广,但受白蛋白/球蛋白的比值变化而影响结果,同时还受加试剂的手激动、速度、室温和放置时间等影响,而且脑脊液用量相对较大。加一类是染料结合法、如考马斯亮蓝、丽春红S、邻苯三酚红钼法等,具有灵敏度较高,标本用量少,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对PH要求较严格。

2、专科分类

神经

3、检查分类

脑脊液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脑脊液蛋白定量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成人:腰池150-450mg/L,小脑延髓池150-250mg/L,脑室内50-150mg/L;

新生儿:400-1200mg/L;

老年人:300-600mg/L。

2、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可提示不同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各类中枢神经疾病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

疾病 蛋白质(mg/L) ;

细菌性脑膜炎 800-5000 ;

隐球菌性脑膜炎 250-2000;

病毒性脑膜炎 300-1000 ;

脑炎 150-1000;

肿瘤 150-2000(常正常) ;

脊髓肿瘤 1000-2000;

脑出血 300-1500 ;

神经梅毒 500-1500;

多发性硬化症 250-500 ;

结核性脑膜炎 500-3000;

脑脓肿 200-1200 ;

脊髓病后炎症反应轻度增加。

脑脊液蛋白定量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脑脊液中的蛋白质与磺基水杨酸-硫酸钠试剂作用,产生不溶性蛋白质盐而显混浊,其混浊程度与其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2、注意事项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放置过久将影响检验结果:如细胞变性,破坏,导致计数和分类不准;有些化学物质如葡萄糖等将分解含量减少;细菌发生自溶影响细菌的检出率。脑脊液抽取后一般分装三个无菌管,第一管作细菌培养,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三管的顺序不宜颠倒。因标本采集较难,全部送检和检测过程应注意安全。

脑脊液蛋白定量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

小儿眼外肌麻痹-视网膜色素变性-心脏传导阻滞综合征,克拉伯病,散发性脑炎,脑膜炎,脊髓肿瘤,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耳源性脑脓肿,小儿脑脓肿,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

2、相关症状

椎间盘脱出,去质状态,脑脓肿,呕吐,恶心与呕吐,癫痫和癫痫样发作,眩晕,头痛,高血压,发烧

脑脊液蛋白定量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

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禁忌穿刺。

2、不良反应

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