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的概述

1、定義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征的慢性皮膚病。為常見皮膚病,多見于成年人,兒童一般不發病。

2、別稱

慢性單純性苔蘚

3、發病部位

皮膚

4、傳染性

無傳染性

5、高發人群

成年人

6、科室

皮膚科

神經性皮炎的典型症狀

1、神經性皮炎的典型症狀

本病初發時僅有瘙癢感,而無原發皮損,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膚逐漸出現粟粒至綠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圓形或多角形,堅硬而有光澤,呈淡紅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陣發性劇癢,患者經常搔抓,丘疹逐漸增多,日久則融合成片,肥厚、苔蘚樣變,表現為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變為暗褐色,干燥、有細碎脫屑。斑片樣皮損邊界清楚,邊緣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損斑片的數目不定,可單發或泛發周身,大小不等,形狀不一。

神經性皮炎好發于頸部兩側、項部、肘窩、腘窩、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見于腰背部、眼瞼、四肢及外陰等部位。皮損僅限于一處或幾處為局限性神經性皮炎;若皮損分布廣泛,甚至泛發于全身者,稱為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自覺症狀為陣發性劇癢,夜晚尤甚,影響睡眠。搔抓后可有血痕及血痂,嚴重者可繼發毛囊炎及淋巴結炎。

2、神經性皮炎的分類

2.1、局限性神經性皮炎

90%以上好發于頸部,其次為肘、骶、眼瞼、腘窩等處,首先感覺局部瘙癢,后出現集簇的粟粒至米粒大正常皮色或淡褐色、淡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稍具光澤,覆蓋少量秕糠狀鱗屑,進而丘疹互相融合成片,因癢常搔抓刺激皮膚漸增厚,形成苔蘚樣變,境界清楚,患處皮損周圍常見抓痕,有血痂形成。

2.2、播散性神經性皮炎

皮損表現與局限性神經性皮炎相似,但分布廣泛,累及頭、四肢軀干等處,陣發性劇癢,尤以夜間為甚,影響睡眠,病程慢性,易反復發作,由于經常搔抓可繼發濕疹樣改變或繼發感染發生毛囊炎、癤病等。

神經性皮炎的病因病機

本病為七情所傷,多因心火內生,脾經濕熱,肺經風毒客于肌膚腠理之間,外感風濕熱邪,以致阻滯肌膚,血虛生燥,肌膚失榮所致。綜合其病因,大致可分為如下:

1、神經精神因素

因情志波動,精神過度興奮、憂郁、緊張、焦慮、恐怖或神經衰弱,造成大腦皮層的調節功能紊亂,引起肛門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當受到刺激時,皮膚易出現反應,呈苔蘚樣變化。

2、刺激因素

如過飲醇酒、咖啡等辛熱興奮劑,或服用某些作用于神經系統的藥物及內褲磨擦、搔抓等局部刺激,均為誘因。

3、疾病因素

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障礙等,亦為重要誘因。

本病主要由于七情內傷,風邪侵擾,以致營衛失和,經脈失疏而引發。

風熱邪阻。風邪外襲體表,郁于肌腠而化熱,致營血熱盛,經脈充斥,體發斑疹。若風邪久羈,伏于肌膚腠理,經脈失和,導致傷營耗血,則久病不愈。

血熱風盛。風邪化熱或七情內傷,性情急躁,化熱生火,火熱伏于營血,營血失和,經脈充斥,則發疹斑而色紅。血熱生風,風盛則燥,而見劇癢,脫干燥皮屑。

血虛風燥。情志郁而不達,化熱生火,日久則耗傷陰血。營血不足,化燥生風,肌膚失養,經脈失疏,故發斑疹皮炎,奇癢難忍。

總之,情志內傷,風邪侵擾是本病的誘發因素;營衛不和,經脈失疏是本病的病機特點。衣物磨擦,反復搔抓,不利于營血和調與經脈疏利,則會加重病損粗糙增厚。

神經性皮炎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組織病理:致密的正型角化過度,偶見角化不全,棘層肥厚,表皮突均勻延長,棘層細胞內及細胞間水腫,基底層色素顆粒增多,真皮乳頭內膠原纖維增粗,垂直排列,淺層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散在浸潤。表皮角化過度,棘層肥厚,表皮突延長,可伴有輕度海綿形成。真皮部毛細血管增生,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或可見真皮纖維母細胞增生,呈纖維化。

根據臨床好部位和典型苔蘚樣變損害,無水皰,陣發發劇癢,慢性經過等特點,一般可作出診斷。

神經性皮炎的并發症

本病為慢性經過,症狀時輕時重,治愈后容易復發。 嚴重者可繼發毛囊炎及淋巴炎。持久性搔抓摩擦脛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質沉積于真皮,進而分別發展為斑狀和苔蘚性淀粉樣病。

神經性皮炎的防治方案

1、神經性皮炎的預防方法

避免感情沖動。忌用手搔抓或熱水燙洗,不宜穿過硬的內衣,以免刺激皮膚。不抽煙,忌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

2、神經性皮炎的治療方法

原則為止癢,禁止搔抓,避免各種機械、物理、情緒刺激,調整神經系統功能,鎮靜。

關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