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

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基本信息

1、定义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属密螺旋体属,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是人类的主要性病之一。梅毒患者血清中有两类抗体;一类是反应素,是IgA与IgM型混合抗体,能与哺乳动物心肌提取的心类脂抗原发生非特异反应,对机体无保护作用,但可供血清学诊断筛选试验用。另一类是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在厌氧条件下和有补体存在时,能抑制活的梅毒螺旋体运动,并能将其杀死或溶解,可以用来对梅毒进行确证实验。梅毒螺旋体培养非常困难,故主要用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本法是标记抗原(Ag·)和非标记抗原(Ag)对特异性抗体(Ab)的竞争抑制反应,其反应为Ag·+Ag+Ab(Ag·Ab)+(AgAb)。当Ag·和Ab的量保持恒定,Ag与Ag·之和大于Ab上的有效结合点的数目,在该条件下,Ag与Ag·间存在着函数关系,亦即随着Ag浓度增加,Ag-Ab生成量多,而Ag·-Ab的数量则减少,游离的Ag·就增多。因为Ag·对Ab的结合,可因Ag竞争结合而遭抑制。反之,当Ag量少时,Ag-Ab生成量就少,Ag·-Ab量增多,而游离的Ag·减少。将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B)与游离抗原(F)分离,分别测定B和F的放射活性,计算出B/F或B/B+F值,可制出B/F或B/B+p对Ag量的关系曲线图。测定时,需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Ag和一定量Ag·及相应抗体Ab混合,然后测出各标准浓度Ag参加下的Ag·-Ab放射结合率(B/B+F)或(B/F),绘出竞争抑制标准曲线(图2)。试验时,在同样条件下,根据被测Ag的放射性结合率,从标准曲线上查知相应Ag含量。

2、专科分类

3、检查分类

脑脊液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阴性。

2、临床意义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致病原,一经感染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48h后,血液中即可产生特异性抗体。但也可产生非特异性抗心拟脂反应素,反应素的性质与抗体相似。这种抗体最初为IgM,继之出现的为IgG及IgA,有些病人还可检出IgE类抗体。此类抗体除IgM,既使经过足量抗梅毒治疗,仍能持续存在甚至终身保留。因此不适用于观察疗效、复发及再感染。但经治疗后IgM比抗心凝脂抗体消失快,因此它的存在是活动性梅毒的一个指征。

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本法分三个步骤,即抗原与抗体反应、B和F分离和放射性测定。

抗原与抗体反应:将标本(非标记抗原)、标记抗原和抗血清顺序定量加入小试管内,置室温(15~30℃)作用24h,使其充分竞争结合。

B、F分离:分离技术多种多样,常用沉淀法。①第二抗体沉淀法:又称双抗体法,在受检抗原与第一抗体特异性反应后加入相应的第二抗体,使形成的抗原-第一抗体-第二抗体的复合物共沉,一经离心即可使结合标记抗原B与游离抗原F分离。本法是特异性沉淀,分离完全,非特异性结合力低。但第二抗体用量较大,成本较高。此外标本浓度、抗凝剂的有无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②聚乙二醇(PEG)沉淀法:使蛋白质处于等电点状态,水化层破坏而导致蛋白质沉淀。本法优点是PEG制备方便、价廉、分离快速,缺点是非特异沉淀物较多,分离不完全。③第二抗体-聚乙二醇沉淀法:本法既有PEG法的快速沉淀优点,且保持第二抗体特异性沉淀的作用,又减少第二抗体用量,并降低PEG浓度,使非特异沉淀物减少。④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表面活性将小分子的游离部分吸附。如在活性炭表面涂上一层葡聚糖,使它表面具有一定孔径的网眼,从而允许小分子游离抗原或半抗原逸入而被吸附,而大分子复合物则被排斥在外。在抗原与抗体反应后,加入葡聚糖-活性炭,放置5~10min,使游离抗原吸附在活性炭颗粒上,离心使颗粒沉淀,上清液中含有结合的标记抗原。

放射性强度测定:B和F分离后,即可测定其放射性强度。测量仪器有两类:液体闪烁计数仪(测β射线)和晶体闪烁计数仪(测γ射线)。计数单位是探测器输出的电脉冲数,单位为cpm(脉冲数/min)。

每次测定均需作一标准曲线图,以标准抗原的不同浓度为横坐标,以测到的相应放射性强度为纵坐标作图。放射性强度可任选B或F,亦可采用计算值B/B+F、B/F或B/B0。标本应作双份测定,取其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受检抗原浓度。

2、注意事项

腰穿取CSF时需要无菌操作,采取标本后,立即送检。

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

梅毒、抗体,小儿雅司病

2、相关症状

硬下疳,外阴溃疡,粘膜疹

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

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禁忌穿刺。

2、不良反应

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