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概述

1、定义

突发性耳聋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2、别称

特发性突发性聋、突发性聋、突聋

3、发病部位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30~40岁人群

6、科室

耳鼻喉科

突发性耳聋的典型症状

1、突发性耳聋的典型症状

耳聋

多为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方达到最低点。

耳鸣

可为始发症状,大多数患者可于耳聋时出现耳鸣,但耳鸣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听力可以提高,但耳鸣可长期存在。

眩晕

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可与耳聋同时出现,或于耳聋发生前后出现。

其他

少数患者可有耳闷堵感、压迫感或麻木感。

2、突发性耳聋的分类

突发性耳聋有几种常见的耳聋类型,一种是低频下降性耳聋,听力曲线损害在125、250-500Hz左右,这样类型的耳聋。如果听力损害在这部分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大概80%-90%的患者可以改善或者恢复,甚至有些病人能够自行痊愈。

当然,还有两种类型是非常差的,其中一种是全聋性,全聋性就是所有的低频到高频,也就是从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所有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害达到90分贝以上。这类的病人的预后是非常差的,就是治疗起来难度比较大。

当然,还有一种类型,是高频下降型,也就是4000Hz、6000Hz、8000Hz以上的损害的病人,预后也是比较差的。平坦型突聋,也就是从125Hz-8000Hz听力范围内的损害,都是中度左右,60-80。这类的病人称为平坦型突聋。还有比较轻度的耳聋,40-60的平坦型突聋,它的预后相对来讲也比这种全能型要好一些。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病机

突发性聋的病因不明,很多致病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聋,目前获得广泛认可的主要有病毒感染学说、循环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以及膜迷路破裂学说等。

突发性耳聋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详细询问病史。病毒感染所致突聋病人可清楚地提供流感,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副鼻窦炎等,或与病毒感染者接触的病史、这些可发生在听力损失前几周。血管病变致突聋者可提供心脏病或高血压史、也可有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或其他影响微血管系统的系统性疾病的病史。迷路膜破裂患者多有一清楚的用力或经历过气压改变的病史,如困难的排尿、排便、咳嗽、打喷嚏、弯腰、大笑等或游泳、潜水、用通气管或水下呼吸器的潜水或异常的飞行活动。

2、全身检查。应针对心血管系统,凝血系统,新陈代谢和机体免疫反应性,神经系统检查应排除内听道和小脑桥脑角病变、椎基底和大脑血管循环障碍,如摄内听道片和颈椎片、头颅CT扫描、眼底和脑血流图检查。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象、血沉、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血清学检查分离病毒和抗体滴定度测量,还可考虑血糖、血脂、血氮和血清梅毒试验。

4、耳镜检查。鼓膜常正常,也可微红。

5、听力检查。了解听力损失的性质,程度和动态。

6、前庭功能检查。必要时作眼震电图检查。

突发性耳聋的并发症

延日久将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病理损害,可致终身失聪。

突发性耳聋的防治方案

1、突发性耳聋的预防方法

由于突发性聋病因尚不明确,并无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

突发性聋治疗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有效率在70%左右。开始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该在发病后7~10天内尽早治疗。

关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