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猝死

心臟猝死的概述

1、定義

心臟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狀發作后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征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症狀發生后即刻或者情況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數學者傾向于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

2、症狀部位

心臟

3、症狀科室

心內科

4、常見病因

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綜合征、心臟阻滯),嚴重室性心律失常,藥物中毒,心電不穩定,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電解質失調,過度勞累,情緒壓抑,用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藥物等

心臟猝死的原因及發病機制

心臟性猝死者絕大多數患有器質性心臟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綜合征、心臟阻滯)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另外,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中毒亦可引起。大多數心臟性猝死則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一些暫時的功能性因素,如心電不穩定、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等使原有穩定的心臟結構異常發生不穩定情況。某些因素如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電解質失調、過度勞累、情緒壓抑及用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藥物等,都可觸發心臟性猝死。

心臟猝死的檢查診斷鑒別方法

1、心臟猝死的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可出現由于缺氧所致的代謝性酸中毒、血pH值下降;血糖、淀粉酶增高等表現。

心電圖檢查

有3種圖形:

心室顫動(或撲動)呈現心室顫動波或撲動波,約占80%,復蘇的成功率最高。

心室停搏心電圖呈一條直線或僅有心房波。

心電-機械分離心電圖雖有緩慢而寬大的QRS波,但不能產生有效的心臟機械收縮。一般認為,心室停頓和電機械分離復蘇成功率較低。

腦電圖

腦電波低平。

2、心臟猝死的診斷鑒別方法

突發意識喪失,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消失,特別是心音消失,是心臟驟停最主要的診斷標準。心臟驟停時,常出現喘息性呼吸或呼吸停止,但有時呼吸活動可在心臟停搏發生后持續存在1分鐘或更長的時間,如復蘇迅速和有效,自動呼吸可以一直保持良好。心臟驟停時,常出現皮膚和黏膜蒼白和發紺。在心臟驟停前如有嚴重的窒息或缺氧,則發紺常很明顯。

心臟猝死的危害

低血壓、昏迷、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肺不張。

由于心臟呼吸驟停所導致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尚未糾正,機體各重要臟器細胞損傷后其功能尚未恢復,經常會在自主循環恢復后出現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動力學等方面的紊亂,常出現休克,心律失常,腦水腫,腎功能不全及繼發感染等并發症。

心臟猝死的防治方法

1、心臟猝死的預防方法

劇烈的運動容易加快心跳,增加心臟的負擔,從而導致心臟疾病的高發,有發生昏厥意外甚至猝死。因此,應根據自身情況適當的做些運動,運動時間不宜過長,感到勞累時,應立即的休息,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冰鎮飲料對大家來說有一定的危險性,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當大量的冰冷飲料進入體內時,胃部及食管的溫度暫時降低,極易誘發猝死。暴飲暴食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如果再加上酗酒等,極易誘發猝死。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有節,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人,避免暴飲暴食,加強富含纖維素的食品的攝入,有助于降低多余的膽固醇。

2、心臟猝死的治療方法

一旦診斷心臟驟停,即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包括基本生命支持、高級基本生命支持和復蘇后處理。

關聯內容